BAT的AI局:三国杀还是斗地主?(5)
根据前几天发布的《中国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》中显示,2017年AI医疗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36.5亿元,2018年市场规模在210亿元左右,同比增长54%。
腾讯在自动驾驶行业略显低调,可在AI医疗之上却遍地生花,以正规军的姿态站到了普通人的面前。 医疗早年其实是属于百度的机会,在BAT之中,最先与医疗产生连接的正是百度。医疗广告在很长时间里,都是其重要收入来源。但是,2016年在百度贴吧和百度医疗广告,先后发生了重大危机,其在医疗行业便很难再让公众和政府信服。 而那会腾讯正在带着团队的兄弟们做了“微信智慧医院”。利用微信的能力帮助人们看病把电子支付和社保系统打通,让人们可以在微信上挂号、排队、交钱、社保缴纳。 虽说主要能力还是建立在“微信”和“微信支付”之上,但相比于腾讯之前那些纯粹面向互联网的产品,“医保支付”已经显得相当接地气了。 一年之后,腾讯就和几百家医院都有了医保支付的合作。一个医院院长向他们提出了疑问:“你们为什么只做医保支付,而不用技术来实实在在地帮助医生看病呢?”这让腾讯看到了新的机会。 这句话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“用户需求”,具体来说,医疗行业急需一个更优秀的“医疗 AI 助手”,而腾讯不偏不倚就站在这个机会门前。 至今为止,腾讯已用超200亿元的投资,将丁香园、卓建科技、医联、好大夫在线等国内过半互联网医疗独角兽收编入列。再看其2018年动作,“东”与杏仁合并,“南”与香港医思医疗合作,“北”并购于莺医疗,“西”已经重棋布局于成都。 这些大型医疗机构的B端资源,和腾讯在C端拥有强大的流量壁垒,让双方实现了优质资源互补。技术上,这些医疗机构与腾讯的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即时通讯、移动支付等方面的结合,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。 通过腾讯的AI医疗产品觅影,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效、精准的诊断与筛查;也可以根据医院需求定制,像智能导诊这样的智慧医院方案,缓解医院导诊的压力,改善医患关系。
不同于腾讯手握10亿的用户优势,阿里健康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探索的另一个方向是健康管理平台,靠天猫、淘宝等整个阿里系的海量用户基数,建立起用户互动平台,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状况。 而百度重视技术,主要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、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,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,模拟医生问诊流程,与用户多轮交流,依据用户的症状,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,反复验证,给出最终建议。 面对海明威提出的难题,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。AI医疗某种程度上,或许成为了一场变革的预演,BAT三家现在也提交了自己的答案。 可由于医疗领域和互联网的开放环境大不相同,资源的稀缺及垄断、政策的高监管性、数据的封闭、疾病市场的碎片化,种种困难导致未来AI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,毕竟人命关天的大事谁都不敢含糊。 终 生活是一个圈,商场也不例外。BAT在互联网时代战胜了一切对手,走在了行业最前端。 现在AI是他们新一轮征战的起点,几年的混战也让他们各自建立起全新领域的护城河。不同的是,这个圈子的结局,或许在当初双马一李辩论时就已经定下。 百度All In,阿里已商用,腾讯要加码,现在AT也已在智慧城市上有了大规模的合作。事实证明,AI是块大蛋糕,谁也别想一口吃成大胖子,这场BAT的AI局,究竟三国杀还是斗地主?谁也说不准。 但无论如何,河流总会汇聚,哪里有谷地,那里就是下一个新战场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